Wednesday, June 08, 2011

《煙花語》 入場記得帶紙巾


入場前請記得帶紙巾。在看《煙花語》途中,前後左右的觀眾都在低泣擦眼淚,同為片中患上絕症的少女華和她哥哥太郎之間的兄妹情感動。《煙花語》一開首,少女華患上不治之症,治療過程中暫時回家休養觀察,怎料哥哥已經變成隱蔽青年,足不出房,經妹妹不斷鼓勵,太郎才漸漸地走出陰影,重拾正常生活。華的堅強和正面,反襯太郎的懦弱和頹廢,而導演高明之處,在於把故事與新潟縣煙火大會tie-in,將季節變化套入華的病情起伏,盛夏兩兄妹在鄉間騎單車,聖誕時妹妹已經幾近彌留。四時之變化鋪排了電影的氛圍,鄉間的質樸也令人情關係更有說服力和純粹。

電影以一年一度的煙花大會襯底,華鼓勵哥哥太郎參加青年團體一起放煙花,象徵踏入成人階段,而這也正好是太郎的心魔。觀眾感到痛心的,是華積極希望過日子但沒有時間,反過來太郎有時間卻寧可虛無拒絕長大。 兩兩兄妹互相扶持(更確切點說是妹妹扶持哥哥),觀眾也同時看著太郎如何由連頭也抬不起來到漸漸建立自信,由無目標無理想到開始主動求職及參加煙花大會,細節鋪排層次豐富,偶像男高良健吾演隱蔽哥哥也入型入格。飾演爸媽的兩位演員也同樣功力十足,有趣的是爸爸由頭到尾都貫徹日本中年男人的內斂和壓抑,面對兒女問題,中間無論經歷過短暫的溫馨和喪女的失落,永遠也只是一面酸梅乾的苦澀和繃緊,讓我暗嘆日本男人真的不易做。

我有理由相信,電影選擇煙花大會為背景,除了推廣新潟觀光旅遊及營造繽紛畫面外,也以短暫但絢爛的煙火來借指主角華的正能量。雖然整部電影結構工整嚴謹得太似曾相識,但情感總算豐厚,就算沒有用盡紙巾,也要讓你離場時低迴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