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湊仔戀咁黎》 超錯因為亂咁黎


我喜歡 Katherine Heigl ,因為她令我想起楊千嬅:夠親民搞笑,形象討好,由她們來演那些中女愛上型男的戲碼,當然能令萬千幾近枯乾的剩女熟女有久木逢春之感。正因為我愛Katherine Heigl這位新版Meg Ryan,所以就算她之前主演的電影有多例牌,我都總是乖乖入場,之前的《27宜嫁》和《單身大急救》,劇本無論如何公式化, Katherine Heigl總能憑著個人魅力而令觀眾信服,可是這部《湊仔戀咁黎》卻完全失控,就算有多落力,就算男主角Josh Duhamel 如何型如何man,也難以彌補劇本的缺失。

愛情喜劇公式化本來不是罪,能讓觀眾在入場時保持受騙的狀態,到散場後才清醒已是功德圓滿,花一張戲票價錢就是為了發兩個小時夢,但求開心,《湊仔戀咁黎》超錯之處在於劇情嚴重失實,一開始已注定難令觀眾入夢。

Katherine Heigl 一貫地先和男主角不打不相識,然後互相了解繼而突然醒覺一生最愛就是你,《湊仔戀咁X》沿用這條必殺程式,Katherine Heigl 飾演的Holly 和大男人體育節目監製Eric 本來火星撞地球,因為他們的老友意外身亡,而老友原來生前曾立約指明萬一有什麼冬瓜豆腐,要他們二人當監護人。兩人於是突然要同住一屋,一起肩負湊B重任,這條大橋而本身已難以讓觀眾入信,更何況原本粗魯自我的大男人短短數個月間突然變得溫柔體貼,就更是一廂情願得可以。看著Katherine Heigl 面上鋪了阿B的屎而不自知,要由親戚提醒這種早已被玩殘的笑料,我更覺這部電影應該改名叫《湊仔亂咁黎》。

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父後七日》 笑中有淚的親情


十年前第一次去高雄,坐計程車時司機以為我是台北來的,說我不懂台語很可憐,令我深深體會在台灣中南部台語的普遍性,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台灣本土文化。《父後七日》卡士一個明星也沒有,和《海角七號》一樣台語壓倒國語,能在台灣大收特收,正好證明只要能引起集體共鳴,單靠本土意識已可成票房靈丹。

《父後七日》在台灣被譽為華語版《禮儀師之奏鳴曲》,這點我完全不同意,因為《父後七日》中描述的家庭關係和鄉里人情,比《禮儀師之奏鳴曲》更真摯和更有生活質感。記者出身的劉梓潔把喪父的傷痛化成散文然後再改編成電影,透過令人啼笑皆非的風俗和葬儀,反映台灣社會的光怪陸離。我們以為破地獄已經夠大龍鳳,誰知台灣中南部辦喪禮要辦整整一星期,而且女兒更要負責全天候根據道士指示放聲大哭,把哀傷當成表演,甚或找來專業“孝女”代客痛哭,要不然就請什麼議員捐助用罐頭堆成的塔,大刺刺寫上議員名字間接做政治宣傳。這些習俗對香港觀眾來說已充滿獵奇色彩,極有娛樂性。

電影最成功的,是它在表面搞笑的葬禮風俗下,深藏了女兒對亡父的思念,婉約含蓄。女兒在父親過世後重回父親賣 CD 的夜市檔攤,在公路上想起以前父親騎電單車來接放學的日子,生活細節的flash back 全都散發著動人的細緻,毫不矯情。電影版和原著散文最大不同,就是加重了道士的角色,把他塑造成一個甚有喜劇感的粗口詩人,對照他和女主角表弟兩代人對夢想的追求。太保飾演的父親表面麻甩但卻其實非常關心女兒,麻甩與感性集於一身,絕對是演技示範。去過台灣無數次的香港人,應該看看《父後七日》,了解最本土地道的生活風景。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告白》 血腥生命教育


超。震。撼。
看完《告白》步出尖沙咀的戲院,和友人在夜深寂靜的街道邊走邊討論劇情。所謂的討論其實反而是沒有語言的,因為我和友人都覺得這部電影太震撼,想討論但卻總是沉重得語塞,大抵是未能從電影裡的殘酷世界抽身。《告白》之所以震撼,是因為電影裡發生的事表面看起來很dramatic,但每一條支線,每一個角色,說的都是社會常見的問題和現象。《告白》由湊佳苗的小說改編,小說本身已然引人入勝,而電影版厲害之處是能把小說中不同當事人的獨白處理成凌厲影像。這全多得拍廣告出身的導演中島哲也的功力,令電影版比小說看起來更吸引更懾人。

松隆子飾演的中學教師因女兒被學生殺死而萌生復仇大計,手段極端而且令人心寒。開首二十分鐘松隆子在結業禮上跟學生道出自己喪女的心情,甚至當面告訴嫌疑學生她如何對他們進行報復,令學生陷入無止境的恐慌,肉眼看不見的心理暴力直刺觀眾內心。校園暴力只是出發點,松隆子和兇嫌學生逐一從自己的視點剖白立場,每個人既是施暴者,卻同時也是受害者。學生的殺人動機看似無聊,而這種無聊其實源自因缺乏關愛而來的壓抑和苦悶,令人心痛。

導演中島哲也以詩化的攝影處理令人不安的議題,學校在他的鏡頭下成了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只餘一片灰濛濛的冷。松隆子唸獨白一場,導演刻意安排課室其他學生各自發揮說笑大罵,讓混沌的課室與與那段冷靜駭人的獨白形成強烈對比,難度甚高。最令我感嘆的,是《告白》中的角色每一個原本都善良單純,走上末路全因得不到愛,就像中島哲也前作《花樣奇緣》的松子一樣可憐。在中島的世界裡,悲劇的產生,全因我們不懂得愛,忘記了人間的溫熱。

(將刊於《明報周刊》 10月16 日號)

Monday, October 11, 2010

《劍雨》:只求安樂茶飯


明明是台灣導演蘇照彬執導的,但最後還得以吳宇森作品來打正旗號驗明正身,皆因電影中的情義兩難,人在江湖,正好是吳宇森電影中常見的題旨,即使換成武俠古裝,槍戰放白鴿變了有如雨絲的刀光劍影,但吳宇森的DNA 還是在蛛絲馬跡中盡情顯露。已成經典的face off 移植到中國一樣行得通,再加上《史密夫與史密妻》式的處理,夫妻同床但卻不知彼此真正身份,劇情鋪排比一般武打片來得曲折離奇,難得的是楊紫瓊和韓國硬漢鄭雨盛的配搭也有相當新鮮感。

《劍雨》的原名曾是《劍雨江湖》,後來據聞吳宇森因有感“江湖”這概念太複雜很難翻譯成英文,因而索性省掉,而這正好也道出江湖的曖昧和難以名狀的特質,凸顯《劍雨》那無處不在身不由己的無奈。鄭雨盛與楊紫瓊兩個江湖中人當小夫妻只求過平淡日子,楊紫瓊飾演的高手曾靜欲退出秘密殺手組織黑石不果,她的同僚余文樂和戴立忍武功高強但卻分別只求和妻兒一起開麵店及醫好久患,充滿著小人物不容於俗世的悲哀。內地影帝王學圻飾演的黑石首領陰沉奸詐,只是他與大S的那段“奇情”卻成了意外的笑位。

Face off 或許是《劍雨》的賣點,但對我來說電影其實貫徹了吳宇森的浪漫情懷。真相大白後曾靜和丈夫那種微妙的愛恨糾纏和痛苦狀態,深刻動人,片中出現的那個“我願化身石橋讓心儀女子每天走過”的故事,也正好對應曾靜心境,讓我在看完一輪風格化武打過後,仍能感受這段感情的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