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父後七日》 笑中有淚的親情


十年前第一次去高雄,坐計程車時司機以為我是台北來的,說我不懂台語很可憐,令我深深體會在台灣中南部台語的普遍性,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台灣本土文化。《父後七日》卡士一個明星也沒有,和《海角七號》一樣台語壓倒國語,能在台灣大收特收,正好證明只要能引起集體共鳴,單靠本土意識已可成票房靈丹。

《父後七日》在台灣被譽為華語版《禮儀師之奏鳴曲》,這點我完全不同意,因為《父後七日》中描述的家庭關係和鄉里人情,比《禮儀師之奏鳴曲》更真摯和更有生活質感。記者出身的劉梓潔把喪父的傷痛化成散文然後再改編成電影,透過令人啼笑皆非的風俗和葬儀,反映台灣社會的光怪陸離。我們以為破地獄已經夠大龍鳳,誰知台灣中南部辦喪禮要辦整整一星期,而且女兒更要負責全天候根據道士指示放聲大哭,把哀傷當成表演,甚或找來專業“孝女”代客痛哭,要不然就請什麼議員捐助用罐頭堆成的塔,大刺刺寫上議員名字間接做政治宣傳。這些習俗對香港觀眾來說已充滿獵奇色彩,極有娛樂性。

電影最成功的,是它在表面搞笑的葬禮風俗下,深藏了女兒對亡父的思念,婉約含蓄。女兒在父親過世後重回父親賣 CD 的夜市檔攤,在公路上想起以前父親騎電單車來接放學的日子,生活細節的flash back 全都散發著動人的細緻,毫不矯情。電影版和原著散文最大不同,就是加重了道士的角色,把他塑造成一個甚有喜劇感的粗口詩人,對照他和女主角表弟兩代人對夢想的追求。太保飾演的父親表面麻甩但卻其實非常關心女兒,麻甩與感性集於一身,絕對是演技示範。去過台灣無數次的香港人,應該看看《父後七日》,了解最本土地道的生活風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