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4, 2009

《私房教慾》 :挑戰道德底線


一切都是那麼冷冽,規律和肅殺,像《私房教慾》的片頭中慘綠少年 Jonas練網球一樣。刻板的來來回回,反襯的是他那同樣沒趣乏味的校園生活。以普遍的社會標準來說,Jonas是一個潛在的loser,用潛在來形容是因為他畢竟只是十五六歲少年,是否真的會一生成為loser尚屬未知,只是肯定的是他學業成績遠遠不如他的網球技術,長年留班令他不得不極速惡補。

Jonas 搬進了媽媽的朋友 Pierre 的家,人到中年的Pierre 也就本著有教無類的宗旨,為Jonas勤加惡補。和他們同住的年輕夫婦,則充當Jonas的性愛指導,了解Jonas與小女友的關係,甚至教他如何透過性愛來取悅女友。導演JochaimLafosse大膽之處,在於漸進式地試探觀眾(同時也是Jonas的底線,三個大人跟一個少年,晚餐談的不是人生奧義學業前途,而是如何在造愛過程中達到高潮,厲害的是那種毫不閃縮的坦白和直接,但凡有關性事的討論,總在四人用餐時發生,名副其實食色性也。

青少年的sexuality本來就飄忽無定,Jonas怕自己因性技欠佳未能滿足女友,但說穿了很可能是他其實根本不喜歡女性。當年輕夫婦開始為Jonas身體力行實踐私房教慾,蒙上他的雙眼,輪流為他口交時,Jonas能分得出為他口交的是男還是女嗎?當性被還原到最原初的肉慾歡愉,性別又意味什麼?情慾得到點化,代表我們真的能得到快樂,還是只是一種功能性而不帶情感的滿足?Jonas探索自己愛上同性的可能,但他卻仍然是孤獨的。Pierre和Jonas亦師亦慾的關係,壓抑而又暗藏隨時爆發的張力,令人想起法斯賓達電影中施虐和被虐的痛苦角力。大量靜態的長鏡頭,加強了冷漠刻板的氛圍。看著Jonas的茫然,我只是在想,真正讓青春得到啟蒙的,其實不是性愛,而是殘酷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