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5, 2008

《烈日當空》


從報上讀到資深影評人湯禎兆對台灣電影的論述,當中他提到台灣近年青春電影大多離不開純愛和同志題材。既然青春片的受眾主要都是消費力最高兼最肯花費的年輕人,無添加純愛能吸引人似乎也是意料中事,只是香港式的青春從來不能像台灣或內地電影那樣,可以很 personal或只關乎情感瓜葛。港式青春,總是和社會的陰暗和家庭問題掛鉤,《烈日當空》刻劃的,就正是一眾香港青少年面對的典型問題:黑社會、索 K、援交、前途、問題家庭,甚至連非常香港特色的新移民母親也有所觸及,覆蓋層面甚為全面。

執導這部電影的麥曦茵只有23歲,以拍攝第一部長片來說,成績已算不錯。電影開首的節奏輕鬆明快,先行交代七位好友的關係和背景,再穿插各人不同的問題。七人的成長背景各有不同,但全都和家庭關係疏離,而電影的調子也由原先的輕狂逐漸過度,演變至片末的沉鬱無奈。青春的躁動和不安只是外在的包裝,到火車軌旁的水管大聲呼喊也其實只是例牌的處理。片中主角的獨白不斷強調自己不希望為明天打算,對世事不再 care,也似乎有點突兀。導演最想探討的,似乎是生命與死亡的課題。為了強化這個題旨,電影更特別安排在象徵希望的新年倒數中,平行穿插少年打鬥和性愛片段被手機廣傳的少女不堪受辱自殺,加強悲劇氛圍。在打鬥中唯一重傷致死的,正是七個好友中最有理想、以客觀前途來說最有前途的。影片末段更安排中學女生在學校廁所產子後把嬰孩沖進馬桶,然後再描述童黨被尋仇,僅得七、八歲的小孩被斬斷手狂喊媽咪,同樣都悲觀得不得了。

現實是悲觀的,或者正如主角所說,「每一天都有更荒謬的事發生」。《烈日當空》下的青春似乎也註定是一闕悲歌。看著2008年的《烈日當空》,我想起了1998年的《香港製造》,在一眾主角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秋和阿萍的身影。十年過去,青春依舊不安,唯一不同的,是今日的青少年面對的問題可能比十年前更複雜、更痛苦。

3 comments:

heiward said...

謝謝您對烈日當空的影評, 誠意希望引用閣下的文章至我們的官方blog, 希望觀眾能從多角度了解烈日當空, 我們將清晰標明文章來源, 期待你的回覆, 謝謝!

宣柏健 said...

當然可以
其實我是為明周寫影評的
這篇已刊於11月8日的明周 BOOK B

TIM@DESIGNTOOMUCH said...

Dear Patrick

It really needs more chance for the young local moviemakers to express their creativity.

your comments also "get the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