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2, 2008

禍從口出


初和韓國友人見面,你可能會遇到一個令你感到十分尷尬的場景。當你跟新認識的韓國友人互相介紹完名字或者工作類型之後,他很可能會突然問你今年貴庚,殺你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他沒有問你的話,那就很可能是因為他知道你是外國人,不將韓國人的那套應用在你身上,又或者,他可能已從你其他朋友或途徑得悉了你的年齡虛實,不用再查探。

韓國人之所以一見面就要問你年齡,並不是因為他特別八卦,或者他要粗暴地侵犯你的私隱,而是他要知道究竟應該怎樣和你說話。韓國雖然已晉身為高科技先進國,但骨子裡卻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長幼有序兄友弟恭絕對少不了。韓國社會對輩份和階級的重視,更活生生地反映在日常語言當中。韓文中的動詞語尾和結構全部都得因應受話者的輩份而作出相關調整,對於初學韓文的外國人來說,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事無大小都以最禮貌的語尾 im-ni-da作結,以免得罪人而不自知。

正因韓語的分敬語及普通用語等不同類型,身為韓國人,早就習慣了在這種複雜的語言系統裡遊移。一見面便要問你年紀,目的正是要知道究竟對你應該用敬語還是普通用語。哪怕對方只是大你一年半載,只要他年紀比你大,你都得用敬語。在辦公室裡,稱謂和用語更是壁壘分明,不得差池。資歷或職位比你高的,對他說話時當然要用敬語,而且稱呼他是不能直呼其名。我們常常習慣用英文名來稱呼上司,但如果人在韓國,你就得稱呼他的職銜,稱他為金課長,李室長,又或者直接稱呼對方為課長 nim (尊稱) ,如果你對上司用錯了只適用於朋友之間的動詞語尾,後果絕對不堪設想,哪怕你事後道歉,他也會認定你是故意對他不敬,不分尊卑。

對於不習慣繁瑣敬語系統的我們來說,韓國人對敬語的執著總是讓人驚訝。上月在首爾吃午飯,某位食客因為不小心將咖啡濺在老闆娘身上而發生爭執,兩個熟女互相數落之餘,老闆娘更指控食客竟然膽敢對她說半語 (只適用於朋友或輩份比自己低的人) 而非初次見面時應用的禮貌語,大罵她沒家教,令本來已經怒火中燒的她火上加油,以韓國人的火爆性格,沒有大打出手已是萬幸。無他,當連睡覺或者吃飯這些詞語,在對著長輩說時也可幻化出另一個徹底不同的動詞時,你就會明白韓語語言系統的千變萬化。如果你不太懂韓語,那就記得事事敬語,以免禍從口出。
(本文將刊於MR 雜誌 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