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8, 2010
《分手的情書》 I had no choice!
「I had no choice! 」當《分手的情書》中的女主角 Savannah 重遇打仗後回到寧靜小鎮的舊情人 John時,她哭得妝也就快溶掉,向 John 解釋為何自己沒有等他回國再續前緣,轉投他人懷抱嫁人。Savannah 和 John在美國鄉郊小鎮生活,一個是有錢女,一個是軍人,青春愛情火花在 John 的兩星期軍隊休假中激情燃燒,之後 John 回到軍中四出征戰,令 Savannah 陷入年復一年的等待。兩人透過書信傳情,本來 John 打算在兩年內回國,然後因為 911,他要愛國,要繼續打根本沒有甚麼意義的仗,Savannah 不等他,愛情枯萎。感人愛情電影的元素全部都有了,愛情最令人遺憾的 timing 錯配也登場了,但電影卻完全不能打造應有的感人效果。
Savannah 因為 John 歸國無期,嫁給一直喜歡他,獨力照顧自閉症兒子的單親爸爸 Tim。當 John 回國質問為何 Savannah 不肯等他,她的答案就是 I had no choice,因為 Tim 患病要人照顧。或者是飾演 Savannah 的Amanda Seyfried 演技太刻意,當她愈瞪大眼激動地解釋,我就愈是難以投入。她真的沒有選擇嗎?如果她愛 John 愛得那麼轟烈,何以會突然轉呔?電影企圖製造連綿不斷的遺憾,但遺憾的是觀眾根本難以理解那段本來應該很刻骨銘心,到頭來卻兒戲不堪的感情。
《分手的情書》由《忘了•忘不了》的原著小說作者 Nicholas Sparks作品改編,本來應該很有信心保證,電影水平與期望出現巨大落差,關鍵在於導演和演員功力。《分手的情書》的程式其實和《忘了•忘不了》別無二致,戰爭、timing、重病、階級矛盾等等,全都涵蓋,只是《忘了•忘不了》的時間跨度橫越半世紀,而《分手的情書》則描述7、8年間的感情變化。Channing Tatum 飾演痴情軍人不過不失,演技就算不特別出色也有model 身形搭夠,令人不忍看下去的其實是Amanda Seyfried,她那種怕你不知她在演戲的演法,完全不能帶出角色承受的內心矛盾和痛苦。105分鐘的片長,還要兼顧 John 和父親的關係,Tim 自閉症兒子的問題,枝節龐雜瑣碎。I had no choice 這句片中金句,絕對讓我感同身受。
Tuesday, April 27, 2010
《一頁台北》 台北也可以很浪漫
深夜,台北,男的在24小時誠品書店打書釘學法文,女的是書店職員,女生問男生為何晚晚都來打書釘,男生說他要來看法文書自學,然後到巴黎找他的女友。因為書店,兩個本來互不相干的人遇上了,然後在一夜之間展開了一段曖昧但妙趣的情緣。導演陳駿霖透過一頁台北,抒發了他對這座城市的感情,全片在晚上拍攝,翻開《一頁台北》,其實也就是穿梭一夜台北。
香港人眼中的台北,總離不開食買玩,對於台北的認知,僅限於那幾個去了幾十次仍樂此不疲的地標。片中的重要場景誠品敦南店是港人遊台企圖沾染書卷味的勝地,在片中則成了男女主角姚淳耀和郭采潔的相遇浪漫地。電影跟隨男女主角的腳步,把師大夜市、大安森林公園、台北捷運、甚有市民風情的麵檔、象徵都市化的便利店,全都拍得別有情趣。有趣的是執導本片的陳駿霖,其實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對於台北這座不是他土生土長的城市,他卻有一番深入體會。「台北是個很浪漫的地方,它的浪漫在於每個角落,在於每個人,我刻意在電影中加入一點喜劇魔幻色彩,加入了我對愛情的看法。」
小人物拼湊都會眾生相
片中的男主角因為女友在巴黎而夢想前往花都,巴黎給我們的既有觀念總是浪漫的,但陳駿霖卻認為台北其實也像巴黎。「台北有很多個性咖啡店,有很多不被我們留意的角落,我有時在想,為甚麼我們對外國總有那麼多憧憬和期盼,其實外國有的氛圍,台北也一樣有啊!」片中穿插的周邊角色包括希望成為風雲人物的地產經紀、張孝全飾演的呆笨警察、痴情害羞的便利店打工男,加起來正好拼湊出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台北都會群像。
下一站……南京東路
南京東路是台北市的金融區,陳駿霖早前來香港出席一頁台北在電影節的放映,並在亞洲電影投資會中為名為《南京東路》這個拍攝計劃尋找資金。「我依然希望拍攝有關台北的電影,南京東路的風格和一頁台北很不同,是一部刻劃大企業如何扭曲和蠶食都市人心的作品。」
Monday, April 26, 2010
Espresso 與 Cream
不是小王子 林一峰
林一峰有兩面。一面的他是有如 Peter Pan般永遠長不大的赤子,另一面的他則除了當拿手的創作人外,當起自家音樂品牌 LYFE Music的老闆,找來本地及大中華地區的唱作歌手開 show,為香港歌迷呈獻好音樂。
身分1:音樂推手
近年林一峰除了自彈自唱繼續創作,更積極地為華語獨立樂壇穿針引線,為 my little airport、農夫、野仔、以至原來唱 jazz 唱得非常好聽的陳奐仁等。最近他再作新嘗試,創立網站 www.hkindiemusic.com。「香港其實有不少出色的音樂人從事創作,但往往苦無發表途徑。我就像一個採購員,運用我熟悉的網絡,搜羅本地的獨立音樂作品。我認為購買音樂網上化已是大勢所趨,只是香港起步較遲。人們對網上買歌抱遲疑態度,是因為網上歌曲音質不夠 CD 好,其實現在的製作水平已可拉近兩者的差異。我推出這個網站,讓歌迷用十元八塊買一首歌,跟其他網站最大不同之處,是我不會 lock 了那首歌,不會限制已買歌的歌迷只能在一兩部電腦使用。我的重點是一切都不要計較。現時我已 line-up了不少本地獨立音樂人支持,遺憾的是 Pancakes 始終相信CD 效果較佳,對網上買歌存疑。」
身分2:小王子?
林一峰是老闆,但他依然不忘創作,最近他推出的英文新碟 Back to the Stars,更以小王子為創作靈感,歌名也貫穿了小王子各個角色的故事。「很多人以為我是小王子,絕不。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擅與人相處,我頂多會是狐貍。其實書中的故事很多都可應用在生活裡,例如小王子喜歡在第二個星球的玫瑰,可以解讀為異地戀的故事,整張唱片談的還是人與人的情誼和關係。」
Saturday, April 24, 2010
《達利和他的情人》: 唯美同志 eye candy
某天和一名80後的友人談起《達利和他的情人》,他興奮莫名地說去年在台北旅行時已經看過,並說當時入場前其實並不太清楚達利是誰,只是知道電影是 gay片,而碰巧當時該片在台灣同志界原來是一部意外的 big hit,於是他便響應朋友呼召進場。看完電影,他知道了達利原來是西班牙的印象派畫家,開始認真上網找他的資料,了解他的畫風,搜尋他的生平,不過他不斷跟我強調的,還是飾演達利的Robert Pattison 原來就是《Twilight》中的俊男,達利和他的情人還不乏他裸泳的場面等juicy details 。友人觀看《達利和他的情人》這個小片段,正好說明電影的定位。導演 Paul Morrison 呈現的,是某一個時期的達利的某一面,焦點在他和作家 Garcia Lorca 的同志戀情,以及與導演 Luis Bunuel 的男男 bromance。與其說《達利和他的情人》是一部有關達利生平的電影,不如形容它為一部同志 art house 愛情片更貼切。
電影以1922年的西班牙為背景,達利和 Garcia Lorca 的愛情在當時保社會中註定被壓抑,他們和後來成為了知名導演的 Luis Bunuel 惺惺相惜,三人展開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男性情誼,互相激發創作靈感。三人的關係微妙複雜,但看起來卻略嫌平淡,全因電影太過著重美術和攝影,因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鋪排。達利和情人裸泳親吻那場總算夠浪漫、西班牙的景色全都拍得非常唯美,導演也有意向 Luis Bunuel 致敬,特別重拍他當年的《Un Chien Andalou》 中剃刀割眼球的經典一幕。
《達利和他的情人》很努力地重現1920年代的西班牙,佈景服裝等也十分認真,只是令人費解的是為何導演要刻意安排電影中的主角們說著帶有西班牙口音的英文,頗為無謂,另一場朗讀詩篇,明明用英文唸出,但卻要刻意在英文獨白之上加上西班牙語 voiceover,同樣畫蛇添足,削弱投入感。達利和他的情人未必是一部成功的傳記片,但作為吸引同志觀眾入場的愛情小品,它已合格有餘,計算正確,感覺就如楊凡以前的電影一樣。
Tuesday, April 20, 2010
假如我不信神蹟……
假設哲學性問題:如果神蹟發生了,我們應當感到興奮莫名,還是猶疑萬分?又或者,當神蹟在一個本身無宗教信仰的人身上顯現時,當事人可以抗拒這份他本身不想要的禮物嗎?對資深劇場人陳志樺來說,這條問題反映的不但是宗教層面的省思,更是我們對自己生命的審視。「早在20年前我便已演過這個劇目,到了今時今日,社會環境變了,但人要面對的問題其實沒怎麼變。我們的價值觀或許跟以前不同了,但我們可以如何面對選擇和人們看來認為是好,但自己卻不相信的事情?」陳志樺說。
劇作就叫做《神蹟》,而特別之處是採用了獨腳戲的形式。主演的陳炳銓最近因演出now TV 廣告而為人熟悉,但他最愛的仍是劇場。「採用獨腳戲的形式,其實正好讓觀眾知道,獨腳戲不一定是棟篤笑,只是香港觀眾往往有此錯覺。」獨腳戲形式固然特別,而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表演場地走出了一般劇場,在觀塘某工廈的攝影 studio DTM進行,DTM 負責人 Tim Kwong 笑言此舉正是響應活化工廈的號召,尋求表演空間的其他可能性。
《神蹟》
日期:5月6,7,8,9日(8:00pm) 、5月8,9日(4:00pm)
地點:DTM studio 觀塘偉業街185-187號恆生工業大廈7樓i室
票價:$88.00 ( 惠顧滿10張可獲9折優惠 )
購票查詢:3171 6081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竹野內豐
N年沒有拍劇的竹野內豐,最近為西裝品牌 D’URBAN代言,甚至親自來港宣傳。相片中的他穿起非常老成的西裝,雖則他今年已經行年39,但總覺得這麼快便要提早當老牌西裝代言人,始終是有點委屈。然後,我猛然想起,原來我第一次看的電視劇,已經是1998年網上世界開始蓬勃的年代,那年他拍了一部名叫《With Love》的電視劇,在劇中飾演失意音樂家,和一個極度平凡的 OL當上網友,繼而想當然地浪漫相戀。對照當年和現在的他,面容或許沒怎麼變,但總是覺得加在他身上的西裝,把他那本應屬於不羈的形像徹底剷除,得出來的是一個和Men’s Club封面男模沒兩樣的business人。畢竟,還是蓄著鬍鬚帶點粗獷,看起來更適合他。
《艋舺》:動人的情義矛盾
不能否認台灣的人文氣質和深度到底比香港勝出不只一籌。台灣演員演了一段日子的戲,轉職當導演同樣成績亮麗。在電視劇白色巨塔過分搶鏡的戴立忍執起導筒拍攝《不能沒有你》,結果領獎領到手軟。如今他的同輩鈕承澤執導《艋舺》,在台灣不但賣個滿堂紅,更成了有如年前《海角七號》般的文化象徵。佩服的是鈕承澤之前執導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以 mokumentary 形式道出電影人辛酸,indie 味道濃,這次拿到鉅額資金拍攝《艋舺》,駕馭商業大片也同樣應付自如。
《艋舺》以80年代的台北為背景,五個大男孩在高中惺惺相惜,繼而齊齊停學當上古惑仔,組成太子幫。五人中最突出的,當然是台劇偶像阮經天和趙又廷。故事或許似曾相識,阮經天飾演的和尚和趙又廷飾演的蚊子因為對社團運作的方式持不同意見,矛盾漸生。
雙雄明爭暗鬥,在黑幫片確是見慣見熟,但《艋舺》依然精彩的原因,在於劇本對角色性格有非常深刻的描述,和尚本有當大佬的條件,但他卻基於忠義,甘於當太子幫首領志龍的謀臣,後來獲鈕承澤飾演的外省幫拉攏。嚴格來說和尚是反派,但正因為劇本成功描繪了他那複雜微妙的性格,令我們仿彿也看見了和尚面對父老情義和社團未來,夾在新舊思維之間的矛盾和痛苦。
阮經天在片中非常突出,《敗犬女王》中的深情依舊,只是對象由姊弟戀換成了江湖情,他在電影中明顯發揮空間最大,也讓他正式擺脫偶像的包袱,真正成為演員。外形極像韓國人的趙又廷雖然演戲經驗不多,但他與妓女之間的一段純愛也演得頗為討好。《艋舺》的成功,除了因為劇本吸引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和海角七號一樣,確立了台灣的本土身分認同。香港傳媒愛把《艋舺》包裝成台版《古惑仔》,我完全要舉牌抗議。香港近十多年的古惑仔片當然也能拍得出像《艋舺》中華西街數百人追斬的大場面,角色之間的勾心鬥角和利益衝突,但到底還是不能像台灣人一樣,深明情義。
(將刊於明報周刊 4月17日號)
Monday, April 12, 2010
《安非他命》:有雲翔就有話題
《安非他命》的導演雲翔很傳奇,前年他以首部作品《無野之城》首次亮相電影節,被指假借棒球來賣弄男色,去年他的《永久居留》索性懶理是是非非,更豁出去地拍了一部疑似自傳,探索曖昧不明的同性愛與死亡的關係,比前作稍見進步,故事也更清晰,稍見脈絡。今年他的《安非他命》再戰電影節,更極速「升呢」成了閉幕電影,傳媒焦點更全都放在他對電檢處要求正式公映時刪剪片中輪姦戲的控訴。總之雲翔一出,傳媒總不愁沒有話題。電影好壞先放一邊,他對自己理念和原則的堅持,以及全心全意出錢出力不斷拍戲的精力,總也應贏回幾分尊敬。
雲翔電影最大的風格是港產片少見的坦蕩男色,而《安非他命》當然也不例外,必利痛混血男模加港男彭冠期,新鮮感和話題度不缺。有趣的是電影沿用了上次《永久居留》的框架,探討周邊人的死亡對主角帶來的衝擊。兩個男生在片中的性向飄忽迷幻,既直又攣,有錢 banker 遇上兼職送外賣的游泳教練,擦出一段似是而非的虛無情緣,無奈的是emotional depth 不足,註定不會也不可能像當年《藍宇》一樣,同樣透過兩個階級懸殊的男人禁忌戀而牽動觀眾情緒。彭冠期在片中的角色名字叫卡夫卡,大抵是寓意他的人生像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中的少年一樣漂泊,但詩意名字卻與他的角色處境格格不入。整部電影也充滿著大量宗教符號和意像,似是與雲翔對命運探索的主題呼應。
《安非他命》探討的議題比前兩部作品更複雜更大膽,我估計雲翔希望以毒來暗喻禁忌之愛,但無奈的是兩位主角在片中的感情鋪排卻甚為淺薄,中間突然殺出前港姐梁敏儀和他們上演一場三角關係,情節之兒戲令人汗顏兼大感無厘頭。無可否認,《安非他命》的裸露場面已經比之前兩部電影已算合理得多,只是整體結構卻仍然鬆散,枝節龐雜。最好笑的還是雲翔這次還要粉墨登場當DVD店老闆,店鋪內還要貼滿《無野之城》海報,實在 over。
Wednesday, April 07, 2010
阮經天 • 趙又廷 《艋舺》情義
80年代的台北,被視為三山五岳之地的萬華,幾個有情有義的古惑仔,在江湖廝殺中存活,在腥風血雨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成了這部橫掃台灣票房,建構台灣人集體回憶的電影《艋舺》。雖然《艋舺》以台灣為背景,但當中的兄弟情誼卻無分地域。
阮經天:曖昧兄弟情誼
游泳教練出身的阮經天,最為香港觀眾熟悉的劇集正是早前熱播的《敗犬女王》,令他成為中女界的新偶像。在《艋舺》中,他搖身一變成為有勇有謀的草根古惑仔,演技大變身,盲目擁護大佬,忠心不二。「這部電影談的是義氣,其實我對這兩個字的概念有點模糊。片中我飾演的和尚對大哥忠心耿耿,甚至有點愚忠,當中的兄弟情其實有點曖昧。回想起來,我高中時也曾有類似經驗經驗,那時我有一個很親密的學長,經常都走在一起,當我見不到他時,不知怎的會很難過。那是純友誼嗎?但我們的關係卻超越了友誼,有點愛情的感覺。或者我也像和尚一樣,成長中充滿了苦痛,因為我也是出身平凡。」
阮經天說自己出身平凡,而有趣的是他跟戲中另一男主角趙又廷的成長經歷完全相反。趙又廷出身演藝世家,而阮經天很早就靠打工當游泳教練養家,後來在街上被發掘當模特兒,再當演員,只是前幾年他卻竟曾萌生退出娛樂圈的念頭。「我的性格是有點傲慢的,拍完我在墾丁天氣晴,我覺得自己遇到瓶頸,收入甚至不及我以前當教練,那時我曾想過如果收視再欠理想的話,我就索性退出,後來可幸劇集反應可以,令我有留下來的理由。」阮經天微笑說著,流露出由經歷而來的世故和成熟。
趙又廷:十分鐘思考
趙又廷。樣子看起來有點像韓國人的他,是台灣資深演員趙樹海的兒子。去年主演痞子英雄,擊敗同劇的周渝民而成為視帝。為台灣7-11代言咖啡的人型廣告牌,頻頻被粉絲偷走,足證他的凌厲人氣。這次他飾演斯文內斂的蚊子,和阮經天飾演的和尚反目,有趣的是趙又廷在現實生活中12歲便到加拿大留學,幾乎毫無台味。「開頭導演說我講話像 ABC,氣質太好,我唯有更下苦功,看了很多有關80年代台灣的書,看了當時流行的電影,了解一下甚麼是眷村。」
出身演藝世家的他,初入行時曾遭父親強烈反對,後來見他拿了視帝,覺得他也可以養活自己,態度也就緩和。「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沒有入行,可能我現在會是在某大企業當 marketing主管吧。」現在人氣爆紅的他,工作忙得沒完沒了,不過他堅持無論如何忙碌,他每天都必須有靜下來的時間。「十分鐘。我每天都會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坐下來想想自己究竟希望怎樣,調整自己的速度。」
「小桂綸鎂」柯佳嬿
X眼看來,柯佳嬿真的很像桂綸鎂,無論在外形和氣質而言,幾乎有如倒模。本身當幼兒園老師的柯佳嬿,一次搭捷運時被星探發掘,自此拍 MV 、廣告,後來再擔綱演出青春純愛電影渺渺,大受好評。這次她飾演貌醜妓女小凝,對她來說也是一次挑戰。「雖然我佔戲不算很多,但我也很努力地準備。我甚至為小凝這個角色寫了自傳,猜想她成長以來面對的痛苦經歷。」
柯佳嬿還未入行時,本身的經歷也已跟演員一樣戲劇化。18歲結婚,然後20歲離婚,她解釋這是因為她很相信愛情應該活在當下。現在的她盛傳與新人王柏傑拍拖,不過她卻強調一切仍以事業為重。「我現在要急起直追,如果說以前的人生是散步,那現在我要開始奔跑了。」
老台北兩大注意
《艋舺》以老台北為故事場景,就讓我們跟著電影遊走,從另一角度認識這座城市。
萬華
《艋舺》二字其實就是老區萬華的舊稱,萬華區是台北最早發展的區域,有許多老舊社區及古蹟,但是區內也有年輕人喜好聚集的西門町徒步區引領時尚潮流。故事中蚊子、和尚與仇家毆鬥之地,就是在區內的龍山寺和華西街夜市發生。
台客文化
片中的黑幫大佬經常以台語說對白,全因萬華代表的台灣的草根文化,在老一輩人心目中,台語比國語更有味道。現時台灣樂壇仍盛行台語歌曲,片中客串飾演兇狠陰沉,拉攏和尚自立門戶的台語歌手王識賢,正好是台客文化的代表--穿著大花恤衫拖鞋上陣,本土味滿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