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車票》

某程度上,我覺得張之亮和李安是有點相似的。兩者的作品都充滿人文關懷,而且也愛描述家庭倫理。不同的是,李安擅長描繪人在倫理道德體制之下的壓抑,而張之亮則愛以非常正面,甚至有點教育電視的況味來宣揚愛的價值。這次他把台灣短篇小說改編成《車票》,因應市場和投資條件,把故事的背景設定在雲南,描述一個孤兒長大後從收養她的修女手中接過生母當年遺下的車票,因而按票索驥,和青梅竹馬好友一同踏上尋母之路,由繁華的北京回歸秀麗壯闊的雲南高原。

從沒見過父母的孤兒,長大成人後突然得到有關父母下落的線索,心路歷程本來確實可以很複雜曲折,但張之亮卻似乎怕觀眾接收不到他那愛的訊息,於是便刻意在片首加入一段小插曲,透過一對夫婦在明知胎兒患有先天心臟衰竭,但仍堅持要把他生下來的安排,讓觀眾,也讓在劇中採訪他們的電視台記者雨桐 (也就是從不知道自己父母下落的孤兒) 先上一課,明白生命的寶貴價值,預設雨桐反思母愛為何物的立場。同樣問題也見於片中的另一條副線,單親爸爸和患自閉症的兒子相依為命,一次在火車站失散,令爸爸更覺自己對兒子的責任。爸爸在火車站等鐵路職員送兒子回來時,車站電視正好播放雨桐採訪夫婦的片段,首尾呼應,加強親情可貴的母題。我不反對溫情,而且也能在片中充分感受張之亮的赤字之心和真誠,但當化成電影語言時,我卻嫌他太刻意太用力,令兩條副線未能充分緊扣雨桐尋母的主線。

片中雨桐與吳奇隆飾演的好友一同回鄉尋母,也回到兒時長大的孤兒院探望修女。雖然葉童的演出令人動容,但我卻始終無法相信80年代的雲南少數民族自治州會出現如此高調的天主教孤兒院,削弱了影片的說服力。觀眾與其說是跟著雨桐尋母,倒不如說是踏上一次另類觀光之旅。影片的攝影、取景,全都甚有旅遊味,甚至有點喧賓奪主,令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山河氣魄和帶點獵奇色彩的少數民族生活,也因而令影片成為非常標準的國情及親情教育之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