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05, 2012

《畫皮II》 強國大片華麗示範



強國就是強國,大片scale 愈搞愈大 ,非同凡響。《畫皮II》由第一秒開始就告訴觀眾,荷李活能做的,中國也能。你有《哈利波特》和《魔戒》嗎?我也可以把《聊齋》靈異故事拍成奇幻巨製。

《畫皮II》和《畫皮》在故事上沒有太大關連,只是主角繼續是陳坤,周迅和趙薇。陳坤仍然是深情將軍,周迅繼續做狐妖,趙薇依然愛得無怨無悔,三人行必有我癡。趙薇飾演的公主因被襲毀容,苦等陳坤飾演的將軍霍心,無奈霍心卻一時被狐妖色誘而令公主傷痛欲絕。狐妖因之前遇人不淑觸犯天條,妖命垂危,想做人的她與公主開出條件,公主拿她的皮相得到絕色美貌以留住霍心,而狐妖則拿走公主的心嘗試做人滋味。兩人多場互換身份的場面,CG 營造尚算華麗優美,沒有內地電影向來CG 粗疏甚至穿崩的弊病。趙薇演為了愛情不惜放手一搏的深情女子,那種由內形於外的錐心之痛,絕對交足功課。

一部奇幻電影應該有的東西,《畫皮II》全都有了。人物的動機和關係清晰,非常exotic 的他者,有如怪物的天狼國人也出場了,古裝史劇必備的殺來殺去有了。狐妖與公主互換皮相後隨即以公主身份嫁到天狼國,卻發現原來天狼國只是希望拿她的心去救中了妖術的王子,充滿宿命的諷刺,然而略嫌不足的是劇情交代王子只需任何活人的心便能重生,那天狼國為何要大費周章搞假通婚?霍心為表心跡而弄盲自己再帶著公主到天狼國拿回自己的心,處理也過分戲劇化。《畫皮II》據報在內地破了多項票房紀錄,說不定會讓片商雄心萬丈,把《畫皮》拍足六七集,讓周迅陳坤趙薇糾纏到永垂不朽,千秋萬世。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7.07

《戰場上的明信片》 小人物大反戰



終極的絕望是怎樣的?應該像《戰場上的明信片》主角友子一樣。丈夫“光榮地”被抽中到前線打仗,丈夫戰死了,荒誕的是老爺奶奶為了延續家庭血脈,竟懇求友子與亡夫的弟弟結婚。新任丈夫卻又重複丈夫的命運,被抽中上前線,同樣戰死。在二戰快要結束的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在鄉村生活與世無爭的日本小女子,她可以怎樣?

日本殿堂級導演新藤兼人99歲執導這部電影,而這也成為了他的遺作。我在想,日本即將投降的那年,新藤導演正值青壯年,他當時對戰爭怎樣想?從電影來看,新藤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透過一個女人的經歷,帶出戰爭的無情和無謂。友子丈夫以及丈夫弟弟連續被召,村政府在友子家搞大龍鳳送別,把被召的男丁捧為英雄,父母也得無奈振臂歡呼,委屈卑微得令人慨嘆。電影特意重複鋪排男丁被召的儀式及兩人陣亡後家人的心裡變化,微妙細緻。作為戰爭片,新藤導演放棄一般戰爭電影常見的大場面,基本上除了一兩場檢閱戲外,便沒什麼兩軍對壘或互相廝殺的場面。用小人物來反映大時代,反而更能發人深省。

《戰場上的明信片》文靜婉約,人物關係簡單俐落。日本投降,友子丈夫的昔日戰友松山(豐川悅司)來訪,為她送上亡夫的明信片。松山因不被抽中而存活,但他卻活在隊友陣亡而自己沒事的內疚中,妻子更與自己的父親搭上。縱然他活過來,卻和友子一樣是受傷的靈魂。兩個人的際遇荒誕,完全被命運開了一場無情的笑。電影以這對失去另一半的男女,側寫戰爭的荒謬,感染力勝過千軍萬馬血流成河。飾演友子的大竹忍演技出神入化,傳遞情緒起伏的精準,才最讓我難忘。

《無聲吶喊》 呼叫良知和公義



現實比戲劇更可怕。《無聲吶喊》改編自真人真事,以非常敏感的兒童性侵為題材,反映的是韓國社會和司法制度的陰暗面。去年電影上映時,我剛巧在首爾出差,但卻不敢入場,怕自己承受不了。我佩服香港電影公司的勇氣,購入這部冷門兼不易入口的電影。看完試片,心情良久未能平復,不斷思索電影發問的問題,為弱勢社群面對的剝削感到憤慨。

《無聲吶喊》韓文戲名為《熔爐》,熔爐其實就是主角們身處的人間煉獄。片中的智障和失聰小朋友,在私立的學園內被老師和校長性侵,但卻有口難言。孔侑飾演的熱血教師發現令人髮指的真相,與當地的人權中心職員一起把事件曝光,魔鬼校長和教師們被控,但卻因法律漏洞而令他們逍遙法外。

電影在韓國上畫時,觀眾看完之後憤怒了,總統李明博更特別和官員們在總統府舉行特別放映。總統也好民眾也好,大家都在問,為什麼鐵證如山,但主角們卻可因“對社會有貢獻”而可以當庭釋放?為什麼本身是教會長老的校長,即使身犯獸行仍能得民眾愛戴?我不反對宗教,但我反對的是宗教作為一種體制,人當正自己是上帝代言人然後胡作非為,再把自己合理化的行為。韓國基督徒人口接近總人口四分一,教會勢力龐大。性侵案是引子,電影要鞭撻的,還有腐敗的制度,過時的法律,貪污的警察和愚昧的信眾。電影上映後,韓國民間熱血沸騰,迫使政府重新調查案件,並把涉案的學校關閉。最可怕的,是電影上映前,該學校仍如常運作,魔鬼教師仍在執教。我慶幸《無聲吶喊》喚醒了民眾和執政者的良知,也為電影發揮了它的社會功能而感到振奮。當你在說不出聲中企圖吶喊呼救,你就能感受那份恐怖感。

《魚躍奇緣》 當一切變成常餐



為什麼也門酉長會忽發奇想,要在荒漠中養殖三文魚?妙想天開與荒誕離奇,往往只差一線。既然觀眾對此切入莫名其妙,那就唯有接受酉長說他自己是一個 visionary man 的解釋,陪他一起實現奢華的理想。在也門釣三文魚聽起來的確有趣,但養殖三文魚其實只是配菜,襯托的是Ewan McGregor Emily Blunt 的感情線。

在也門一邊釣三文魚一邊談情,似乎很浪漫,無奈的是電影的起承轉合卻全屬意料之內,一般愛情小品要有的,它一樣不缺,但就獨欠令人觸動的momentEmily Blunt 飾演的Harriet受酉長所托,找魚類專家Dr. Jones (Ewan McGregor)一起往也門搞三文魚工程。Dr. Jones 有個一切只為自己著想,見面即吵的老婆,Harriet則因軍人男友要遠征而心神恍惚。兩個失落的靈魂,因為三文魚而遇上,然後,例牌地從本來的各不相讓,演變成互相欣賞,治療彼此情傷。整個過程的鋪排,淡過茶餐廳的清茶,難以令觀眾感動,最慘是男女主角看起來像兄妹多過情人,chemistry 和預期有落差。

全片最離奇的,是也門酉長養三文魚,竟可和英國政府扯上關係。Kristin Scott Thomas 演的首相府高級 PR,帶首相去也門釣魚製造話題,整件事卻兒戲得令人不明所以。電影原著小說隱藏對英國政壇的諷喻,但電影版的處理卻讓人覺得夾硬。Kristin Scott Thomas 從來是好演員,這次喜劇演出,角色生猛抵死,非常突出,卻與那邊廂眉來眼去玩曖昧的男女主角搭錯線,各有各做。

《魚躍奇緣》的最大問題,是它在瘋狂喜劇與愛情小品兩條路線之間舉棋不定,想把兩者結合但卻兩邊不討好。你可以說電影的開始很refreshing,因為去也門這件事本身夠奇,但當一切變得像常餐,電影就難以像Dr Jones 一樣逆流而上,只能像片中那堆死掉的三文魚般壯烈犧牲。

《大鈍裁者》 波叔玩轉大紐約



真的不能不服 Sacha Baron Cohen,數年前先在《波叔出城》大玩哈薩克,之後《波兒出城》把自己變成super gay 模,今次《大鈍裁者》更玩北非獨裁強人。這世上可以玩的東西他都夠膽玩,而且玩得夠癲夠放,1% 的後顧之憂都無,當今荷里活能像他那樣肆無忌憚嚴重政治不正確的,數來數去只有他,也令我們一見到他就想起波叔,卻甚少叫他全名,足見《波叔》系列深入民心。

《大鈍裁者》騎呢,不文,瘋癲,低俗,但非常好笑兼娛樂性十足。Sacha Baron Cohen 飾演的北非獨裁領袖 Aladeen 要去紐約出席峰會,卻被奸臣謀害以致流落街頭身無分文,偶遇被他形容為“無胸無樣男人婆”的社企老闆 Zoe(Anna Faris),在她的雜貨店內工作,也順便與她相戀。不過既然這是波叔出品,以上橋段當然不是一個感人故事,而是夾雜著連番惡搞的瘋狂喜劇。Sacha Boron Cohen 的厲害,不單限於他那扮什麼似什麼的口音和神髓,還在於他那滿瀉的能量。整部電影的笑位由頭帶到尾, 密集得令人笑不過氣 要舉例排哪個笑位最好笑也實在太難。

劇本抵死之處,在於把Aladeen 描述成一個蠢鈍多於一切的獨裁者。獨裁者遇到Zoe 左派民權鬥士,設定已有喜感。無疑Sacha Baron Cohen 的搞笑風格超重口味,什麼都要名副其實的赤條條擺到觀眾面前,但這不代表故事只得胡鬧,再說要把八十分鐘的胡鬧堆成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也不容易。獨裁者確是癲喪,但他在片末那段有關什麼是真正獨裁的長篇自白,卻妙語連珠得讓人會心微笑。

電影本身夠話題夠 noise,但 Sacha Baron Cohen 還嫌不夠,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以撒金正日骨灰成功搶鏡。他的聰明之處,是把獨裁者拿來鞭撻拿來取笑,但卻不把當中牽涉的宗教元素拿來玩,癲得來也甚為安全。看來波叔的環球闖蕩應該長做長有,誰叫這種癲狂前無古人!

《街舞3D 2》拉丁hip hop 大雜燴


《街舞3D 2》的主角是誰?故事和上集有什麼關係?今集中有哪個角色在上集也出現過?如果在戲院內問現場觀眾,答得出的應該頒個獎給他。因為在這種簡單俐落的類型片中,人物性格從來都不太重要。大家入場時已知道要看的是連場勁舞,劇情如何發展也沒相干。找來一群懂跳舞的猛男索女,加幾茶匙戲劇衝突,主菜是汗水與動感交織的街舞,well done可以上碟。只要編的舞見得人,電影也不會出事。

來自美國的Ash一開始被黑人街舞王擊敗奚落,到英國後遇上channel相投的經理人,然後一起在歐洲各地尋找dream team 成員, 亞裔中東裔無任歡迎,誓要參加終極大賽吐氣揚眉。街舞電影已拍過 N次,因此這次導演也積極尋找新元素,讓街舞與拉丁舞融合,發揮出自成一格的新派創作,成績也算可喜。

雖則跳舞是電影的靈魂,但也不能完全沒有故事。Ash 與拉丁舞女王Eva 由練舞練到撻著是意料中事,跳開街舞的來到拉丁舞場,認定拉丁舞老土不入流,一眾隊員更不滿Ash 堅持要他們學拉丁舞,意見分歧,也一樣是這類跳舞電影的公式,重點是這些永恆不變的劇情,只要像這部電影般輕輕帶過便可,無需深究。被奚落,奮發,練舞,意念分歧,隊友爭執,差點比不了賽,last minute 殺到會場,突然發圍,反敗為勝,男女互嘴,是為終極大團圈。

片中的年輕街舞王個個身懷絕技,舞編得精彩好看,雖然我仍覺得《Step Up》系列贏兩三個馬位。飾演Eva 叔叔的Tom Conti 不苟言笑卻原來身懷絕技,charm 過男主角。八十分鐘的片長也恰到好處,不用交代的都盡量省略。再把《街舞》系列拍下去,說不定會出現中國羽扇舞crossover hip hop,愈跳愈爆。

《女孩壞壞》 電影也壞壞




女孩壞壞,電影也無奈壞壞。從不反對偶像劇,俊男美女談一場夢幻的純愛,有誰不愛看?只是有了偶像,是否也應兼顧一下劇情,體諒non-fans 觀眾的感受?優先場招待了大批賀軍翔的粉絲,而他在放映前也特地來到戲院和觀眾見面,誠意可嘉。電影開始,粉絲們隨即對偶像的一舉一動又笑又叫,但我卻為熟口熟面的劇情和超級誇張的演繹暗嘆不妙。

S.H.E. 成員Ella 飾演的阿丹舉止粗魯,與兩個姐妹淘組成“女孩壞壞”教訓壞人,比卡通片更卡通。其中一名姐妹淘每次出場都要拿著寫上 Science 之類字眼的書,生怕觀眾不知道她的論文在哈佛學刊刊登。阿丹遇到了來小鎮學校拍電影的超級偶像Justin(賀軍翔),阿丹更意外化身女主角,再與Justin 戲假情真。劇情如此,其實我可以收貨的,但那種一次不夠然後兩次三次無限次的重複笑位,令我發現編劇的幽默感原來才是最好笑。暗戀阿丹的宅男被她拒絕兼暴力對待,然後他飛上了天空去了夏威夷再回來,身上還穿上了草裙。未夠!去完夏威夷他再求愛再被踢到月球再回來,簡直令我愈看愈驚心。見好就收這個道理,在此恕不適用。

憂鬱的Justin 被爽朗的阿丹鼓勵,放棄拍戲而去尋找自己的夢想,我都 OK 的。只是,這個夢想可以不再是做麵包嗎?唯一解釋是台灣現正吹起全民烘焙風。要找真愛,請做麵包。要尋夢想,也是做麵包。我很喜歡吃台灣的麵包,但卻開始受不了銀幕上的麵包霸權。小鎮加麵包(或其他夢想)加純愛等如浪漫,公式可以再產生什麼變奏?在壓倒性的粉絲幸福笑聲中,我就像片中的Justin 般迷失,和他一樣,希望找一個出口。

Wednesday, May 16, 2012

《黃金花大酒店》 熟年人生學堂



老未必比死更冷,雖然年老意味著人生的倒數,以及退休後生活上種種難以應付的變化,但人生刺激之處,正是那種等待著我們的未知。《黃金花大酒店》以長者為主角,展現的正是黃昏歲月的可能,以及對自我的解放。

必須佩服導演John Madden,以全熟年演員卡士擔綱,拍出一部如此細緻,真摯,動人而又不失風趣的暮年生活日誌。主角們個個都是老戲骨,不再是007負責給指令的 Judi Dench,不用扮霍格華茲古肅老師的 Maggie Smith,還有Tom Wilkonson Bill Nighy,一眾資深英國演員同台較量,光芒耀眼,每句話每個表情都有分量,獨當一面得來再跟其他演員 crossover,英式的氣焰與睿智碰撞,生出無盡火花 。

七個背景不同的耆英, 不用像桃姐一樣屈就在簡陋的安老院,而是來到印度的黃金花大酒店,尋找退休後的新開始。七個人既有退休法官,公務員,已當祖母但卻仍渴望愛情的遲暮盛女,自命情聖的麻甩男,尖酸刻薄的主婦,以及有嚴重種族歧視傾向的過氣家傭。童年時代在印度長大的退休法官重回舊地勾起昔日禁戀回憶,頗符合殖民地論述,Judi Dench的角色喪夫但決意不寄子女籬下,寧可在印度找工作養自己,進而再在異地找到第二春,瀟灑到不行,也令她成為整部電影最有魅力的角色。長年惡家婆長相兼戴有色眼鏡的Maggie Smith,在印度療養過程中學會了包容。公務員夫婦男的老實女的巴辣,印度之旅令他們更了解自己,學會放開。

黃金花大酒店,不但是他們的安身之所,更是他們的心靈港灣。電影最感動我的,是主角們大方的擁抱人生的最後歲月,而正因為日子不多,反而比中年人更豁達,更有勇氣。心境如何,怎樣令自己活得精彩,我們從來有選擇。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 2012. 05. 19

《怪誕黑家族》 愛上殭屍 Depp




這個世界上最了解Johnny Depp 的,可能就是和他合作無間的 Tim Burton。全因Tim Burton ,Depp 先生的邪味得以完美發揮,把他那暗黑的魅力盛放至極點。電影延續Tim Burton  一貫的奇幻怪異風格,把70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改編成電影。電影版與電視劇故事並無太大關連,但對本來就不太熟悉該劇的我們來說也無甚影響,因為電影版這個二次創作是否忠於原著並不重要,因我們入場要看的是Tim Burton 那爐火純青的銀幕煉金術。

Johnny Depp 飾演的Barnabas 本是18世紀時的英國貴族,來到美國一手創立他的王國,卻因被女巫咒詛而變成殭屍,在二百多年後的七十年代才意外被人發現而重見天日。Barnabas 來到他當年住過的古堡大宅,卻發現他的後人性格古怪兼不濟,希望令沒落家族重振昔日光輝。一眾家人的選角出色,Michelle Pfeiffer 演的大宅話事人和Helena Bonham Carter 演的心理醫生均十分搶鏡。當然,全片最令人矚目兼真正可以和Johnny Depp 搶收視的,是演冷艷女巫的Eva Green 。女巫因得不到Barnabas的真愛,繼而因愛成恨,Barnabas 面對她時的既恨又愛也很有喜劇感。


《怪誕黑家族》以七十年代為背景,最好笑的是當Barnabas 長眠二百多年後,面對新世界的陌生感。他與hippies 在山邊對話,再請來七十年代美國搖滾紅星Alice Copper 在大宅開party,玩盡當年的流行文化。Barnabas 的角色也突破一般殭屍的淒美和悲劇性格,行為人性化而且非常搞笑。雖然他和女巫間的愛恨糾纏是故事主線,但更好看的其實是他和家族成員的關係。最令人驚喜的,是電影不需靠3D,已能營造Tim Burton 的招牌黑暗華麗氛圍。看著深情斯文又帶點coolBarnabas,相信女性觀眾們也不介意被他咬一口,和他化成殭屍鴛侶遠走高飛。Depp 先生由邪和怪演變出來的懾人魅力,實在只此一家。

Wednesday, May 02, 2012

《屍營旅舍》 喪屍Hunger Game



夠癲!好玩!因為顛覆定型從來是最有趣的。由一開始,《屍營旅舍》就要告訴你它不是一部普通的恐怖片。海報上只得一間被吊起的啡色小屋,無人無鬼,似科幻片多過恐怖片。五個最典型的美國年輕男女到荒蕪小屋過週末,但到達後他們卻發現大屋地底暗藏驚人秘密,一群潛伏N年的喪屍突然活化。發展下去當然就是五個男女力戰喪屍,而電影也刻意向極級B片致敬,連場廝殺有血有肉骨肉分離,但,但,但,導演Drew Coddard 和編劇Joss Whedon 並不甘心只重拍我們熟悉的類型,而是要把惡搞的層次發揮成無限大cult


五個男女主角誤闖恐怖別墅,觀眾卻常常看見一群人在實驗室操縱別墅內的裝置,主角的行動受監視,有如《飢餓遊戲》,只是這群型男索女從不知道原來有幕後黑手。電影諷刺的是青春喪屍片如何被拍爛,因而才索性來個顛覆大解構。控制他們的疑似政府機構,原來把他們當貢品,用來獻給暗地統治世界的黑勢力。戲份不少的兩個控制員,控制著一眾主角,而他們當然也可解讀成導演和編劇的化身,操控觀眾反應。


電影的好玩之處,是它一早把謎底揭開,然而我們卻和主角們一樣,以為猜透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但接下來的卻只有愈搞愈癲和失控。片中一段播放世界各地的喪屍決戰片段,日本小學生收復女鬼並把她變成青蛙,非常好笑兼抵死。喪屍被囚禁在特別部門,然後來個群魔出籠,血腥中帶強烈卡通和 MV味。Sigourney Weaver 突然登場當政府機構話事人解讀喪屍危機,擺明玩stereotype(兼玩她) 多過致敬。主角被玩,我們也被玩,沒所謂,玩得夠盡就好。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5.05.

Friday, April 27, 2012

《復仇者聯盟》 Superheroes 精選碟

精選碟通常比個人專輯好賣,Marvel 也深明此道,趁著《Iron Man》和《Captain America》的後續篇還在籌備,先讓他們來一次集合,整個Marvel家族成員全數出動,又3D又大堆頭,100元戲票讓觀眾看五六個superhero,除開每位只是十幾二十元,擺明以抵食取勝。

 Marvel 系列能吸引人,全因角色有血有肉,不會只曬絕技。重點是身懷絕世武功的背後,他們反而比常人更失落更寂寞,把英雄的脆弱面放大,也因而更讓我們同情和投入。這部《復仇者聯盟》片長兩個半小時,劇情兩句講完,反派Loki要奴役人類統治世界,一班superheroes 結盟大反擊。Captain America, Iron Man, Thor, Hulk, Black Widow和 Hawkeye 等,加起來鬧哄哄,論charm 則當然以Captain America 和Iron Man最吸引。別忘記Captain America 原本是二次大戰時之瘦弱小子,經過改造後成了超級肌男,而且還要一覺醒來世上已過幾十年,心情 shock 到不得了。他和playboy格的Iron Man 來自兩個世界,但一碰頭卻撞出喜感。

 幾個superhero聚在一起,各人screen time 尚算平均,而且也有場口交代他們對自己能力或身份的疑惑,角色之間互相質疑challenge對方等處理也夠人性化。Scarlett Johansson 化身黑寡婦,中和瀉滿一地的男性荷爾蒙,角色性格冷艷機智,夠型夠cool! Robert Downey Jr也延續他一貫的offbeat 演法,其他角色難搶他鏡,也因為是他,而令Iron Man 這個角色成為最生動也最立體的一個。值得留意的還有Mark Ruffalo 演的綠色巨人Hulk。個人認為這個角色最慘,有異能卻常壓抑自己,扭曲度類近《斷背山》(巧合地《Hulk》 和《斷背山》皆出自李安)。電影在人多勢眾的情況下,已盡可能鋪足內心戲,後半個鐘正邪決戰,則是官能刺激大曬冷,購票揀位時記得別坐太前以免頭暈。

《獵金女王》 盛女要為錢

從所有Katherine Heigl 近年演過的角色歸納,不難發現原來她就是荷里活的盛女代言人,《27dresses》也好,《The Ugly Truth》也好,她的角色大多出現事業危機,性格粗枝大葉,外形甜美欠奉,和男人交談也沒站在45度角,應該符合“不開聲中環一開聲旺角”的標準,但相處久了會發現她內在美跑贏外在,好人有好報。在《獵金女王》中她飾演的Stephanie,在紐約Macy賣內衣卻慘遭裁員,無人無物戶口只剩個位數存款,經表哥介紹成為“賞金獵人”,為警方專門緝拿棄保潛逃的疑犯。 《獵金女王》改編自Janet Evanovich 暢銷小說系列,原著在美國備受好評。我未看過小說,未知電影版與原著有多大出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電影版其實像電視電影,或某長篇電視劇的其中一集。Katherine Heigl 很努力地演她慣常的神經質中女角色,這一套放諸她之前主演的所有愛情喜劇work 得很成功,但問題是《獵金女王》的定位是動作喜劇,由她來演要陀槍出街的賞金獵人,總不免論盡尷尬。就算Stephanie 有名師指點,始終難成氣候。Stephanie 第一個job 的目標,是涉嫌謀殺但其實清白的腐警Joe Morelli(Jason O’Mara)。劇情鋪排Joe 原來與Katherine有過一手,被飛的Katherine在公在私誓要把Joe追捕洩恨,過程充滿兒戲的龍鳳鬥智,以及處處犯駁的逢凶化吉。兩人的冤家關係火花微弱,反而Stephanie與師傅Ranger更有 chemistry。 電影跟隨Stephanie追查真兇,當中一眾配角如黑人性工作者及Stephanie祖母等,角色設計和演法都過分卡通化。Katherine Heigl演愛情喜劇水準平穩,但越級挑戰似乎不是時候。本片令我想起Gerald Butler與Jennifer Aniston的同類題材電影《The Bounty Hunter》,但兩片下場一樣慘淡。 《獵金女王》的tagline 說“ She’s looking for a few not-so-good men”,我期望的是Katherine Heigl 不要再looking for a few not-so-good scripts。

Wednesday, April 11, 2012

《陽光姊妹淘》 女性情誼正能量


也許我們身處的環境太令人失望,所以我們都愛追尋那些年的美好歲月,重拾黃金回憶。韓國導演姜炯徹執導的《陽光姊妹淘》,沒有星級卡士,靠著其真摯動人的情懷,成功締造票房奇蹟。電影去年在韓國上映時,更掀起母女一起入場的熱潮。讓如今三十多四十歲的媽媽級觀眾,重訪自己的少女時代。

《陽光姊妹淘》劇情穿梭八十年代及今時今日,已為人母的娜美偶然遇上患癌的中學時代姊妹淘春花。為完成春花的心願,娜美決意尋訪當日情比金堅但如今各散東西的姊妹。電影也由此在她們的純真日子與中年現況遊走。八十年代的部分拍得好玩率真,更以光州民主運動襯托,勾起韓國觀眾的集體回憶。七位少女也演得奔放自然,角色塑造也各有特色:有夢想成為韓國小姐的嬌嬌女,有外表清秀但內裡cool 爆的反叛女,也有天真懵懂的鄉下女,碰撞起來甚有喜劇火花。

和少女成長戲份相比,七姊妹成為中女後的經歷和心境更讓人感慨。七個角色遭遇各有不同,有生活富足但家庭冷漠,有因被家婆長期欺壓而抬不起頭,有奮力掙扎但事業毫無起色,有婚姻觸礁老公劈腿,加起來正好反映當今韓國(以至普遍)女性面對的種種難處。主角娜美讀中學的女兒在學校被欺凌,娜美率領一眾姊妹對付但女兒卻不領情;娜美在 N年後重遇初戀情人,細節鋪排很有心思,讓人看得鼻酸。

整部電影在喜劇框架中滲入淡淡的哀愁,高明之處在於能成功擺脫一般韓劇韓片過度煽情的通病,營造笑中有淚的感動效果。香港的成長回憶當然與韓國不同,但當中的女性情誼和積極能量,絕對能跨越國界和文化差異。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4.14

Wednesday, April 04, 2012

《愛的麵包魂》 台灣的本土魂


陳妍希是否大眾女神,標準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今放眼大中華,能拍得出熟練精準清新小品的,往往都是台灣導演。《愛的麵包魂》背景設定在高雄附近的鄉郊小鎮,陳妍希是麵包店老闆的女兒曉萍,和陳漢典飾演的麵包師傅糕餅(也就是她爸爸的徒弟)青梅竹馬,直至某日從外國回流台灣的知名麵包師Bread(倪安東)來到小鎮,為了尋找母親在小鎮留下的腳印,在曉萍家當學徒,因而改變了曉萍本來平靜的生活。

電影聰明之處,在於故事緊扣近年台灣大熱的麵包烘焙熱潮,把大眾化的飲食題材與三角愛情元素融合。陳妍希幾近素顏登場,整部戲T恤短褲上陣,演出自然,較有喜感兼令觀眾喜愛的,是外形非常鄉土化的陳漢典。在《艋舺》和《翻滾吧!阿信》中飾演粗野古惑仔的他,儼然已成了台灣草根男的代言人。《愛的麵包魂》中的他,背心拖鞋不修邊幅滿口台語,與從法國回來風度翩翩的王子Bread 形成強烈對比。

Bread 溫柔體貼,鼓勵曉萍跟他去法國完成烘焙夢。糕餅粗枝大葉,做麵包只會模仿卻沒有創作。牌面上看Bread 贏十條街,但曉萍最終選擇放棄法國夢而留在小鎮,全因她放不下糕餅和家人(本土/家庭情結比個人夢想重要)。片中的小鎮人情味濃,片末鎮上居民逐一面向鏡頭,旁白交代他們對台灣的熱愛,本土意識非常濃烈。鎮上的日式老房子,曉萍爸爸和街坊的卡拉OK,糕餅在廟中當的兼差,全都是深刻的Made in Taiwan 標記。

《愛的麵包魂》除了三角愛情X追尋夢想主線,副線也頗有心思。飾演陳妍希爸爸的甘草演員十分搶鏡,陳妍希弟弟對女警的傾慕也是台系純愛的典範。台灣電影拍小鎮確有一手,下次去高雄,我也要去那間麵包店!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4.07

Wednesday, March 28, 2012

《春嬌與志明》 100% 港式愛情,抵撐!


真的不能不服彭浩翔。當一眾香港導演北上然後無奈地被迫迎合內地主旋律與觀眾口味的時候,他拍合拍片卻能獨善其身,繼續保持他固有的香港特色,把志明與春嬌帶上祖國,但香港味道依然不變,就像一間北上的茶餐廳,但顧客九成仍是香港人一樣,不會因照顧同胞而把自己弄得不倫不類。

挾著《志明與春嬌》的強勁口碑,《春嬌與志明》延續兩位主角糾纏不清的感情瓜葛。觀眾能投入上集,全因片中由吸煙開始的邂逅容易讓人對號入座,志明與春嬌之間似有還無的曖昧人人試過。來到第二集,兩人面對的又是港人既恨但無奈的處境:北上工作。志明從事廣告因而要配合公司拓展市場,春嬌當化妝店員卻因香港分店結束而被派往北京train 新人,鋪排自然而有說服力。兩個在香港已經分手的情人,在北京各有對象但仍藕斷絲連。正如片中春嬌跟志明所言一樣,她已經厭倦了再在K房相會,再重複背著自己另一半偷情,這種都市人常見的模糊愛戀關係,同樣真實得不得了,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春嬌與志明》讓人看得開心,是因為內地角色其實只是陪襯,主線仍然在一對香港男女身上,他們發生的事情,也跟北京這種城市沒有太大的關係。彭浩翔的精彩,在於他的細膩與抵死。角色的關係,心境以至對白,全都不像是戲,而是你和我身邊朋友的故事。上集春嬌好友,醜女Brenda在facebook 以假相行騙,今集的她比上集更搶鏡,與黃曉明的一見鍾情引來全場大笑,喜劇設計非常effective。

作為70後,我非常喜歡片中同樣是70後的春嬌對流行文化的喜好,令這部電影充滿著70後的點滴。一部100%的香港電影,一段100%的港式愛情,要撐!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on 2012.03.31.

《高舉愛》中規中矩平靜小品


看過邱禮濤電影的觀眾,總會覺得他火氣十足控訴味強,作品題材多是社會寫實或江湖恩怨,陽剛味濃,愛情小品對他來說其實是新嘗試。這次他執導的《高舉愛》,描述失意舉重選手與落難失婚失業男的細緻情緣,甚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況味,電影選在石澳拍攝,襯托了兩人的邊緣位置,也能透過小村的平靜氣氛,烘托這段細水長流的感情關係。

江若琳和杜汶澤這個組合,對觀眾來說頗有新鮮感。江若琳放下玉女身段飾演因身體條件欠佳而被勸退的國家體操隊員李麗,性格樂天,與杜汶澤飾演的生意失敗兼被前妻勒索贍養費的中年失意男同樣失意。兩人因分別租住村屋樓上樓下結緣,繼而結婚生子,情感鋪排幼細而且生活化,恬妞飾演包租婆也有喜感。

《高舉愛》描述的是地道小人物的愛情和生活,格局令我想起葉偉信的《朱麗葉與梁山伯》。《高舉愛》中的李麗個性堅強,與《朱麗葉與梁山伯》中的吳君如一樣承受病痛,但卻同樣積極面對克服困難。《朱麗葉》中的南生圍和元朗也就是《高舉愛》中的石澳筲箕灣,散發舊區街坊街里的人情味。

杜汶澤飾演絕世好男人,火候已經無容置疑。做慣嬌嬌女的江若琳雖未至於脫胎換骨,但已看出她在片中付出的努力。唯一略嫌不足的,是電影的節奏較為平淡,有點流水賬的味道。入場前不少觀眾還以為《高舉愛》是喜劇,正好說明觀眾往往先入為主,但凡見到杜汶澤都覺得他一定是搞笑。《高舉愛》是一部合格有餘的小品,但我卻擔心觀眾會因卡士而猶豫。或者,我們也應該放下對演員的既定想像,給他們一個機會。

《草食男之桃花期》 過分天真的綺夢


一廂情願的世界總是美好的。一個不擅與人交際,發生什麼事情都先twitter 的三十歲宅男,終於肯走出隱蔽,當上網上雜誌記者,總算把平日所長盡情發揮。只是沒想到的,是當他重新開啟塵封已久的人際網絡,旋即成了萬人迷,所有認識他的女生都要向他投懷送抱。重點是,這位宅男主角藤本(森山未來)沒有像《反轉豬腩是王子》般經過什麼改造。他繼續宅,繼續青澀,而漂亮女生則稱之為可愛,好姐妹甚至因為這個宅男而弄得心生芥蒂。不需改造,外表平凡性格極度內向兼社交能力有限,但能換來女孩一見鍾情甚至自動獻身的厚愛,自然是天下宅男夢寐以求的童話了。

本來,打造一個童話完全沒問題,只要大家真的把它當成一個童話便好了。電影頭半段極盡卡通化,藤本的心事透過突然出現的MV 式K歌憑歌寄意,見到心目中女神後的患得患失,則以公園途人加入載歌載舞表現(看過《500 Days of Summer》的會覺得這場熟口熟面),切合電影的瘋狂喜劇設定。想不到也想不通的,是電影在中段開始急轉彎玩正經:暗戀的女神原來是rock友的小三,女神的best friend 卻瘋狂迷戀自己,先前的喜劇tone 突然消失,幻化成肥皂劇式的例牌四角關係,令故事變得拖拖拉拉,讓大家一起“期待”一個意料之內的結局。

片中的草食男善良溫厚,女神想走出小三身份和他一起或許無可厚非,但當型男rock友決意離婚,還女神一個名分時,女神竟寧願選擇和自己老友上過床的藤本,這種鋪排就未免有欠說服力。不修邊幅事業無成性格軟弱的宅男一出來便能同時得到三個索女傾慕,確實是普世宅男的美夢,只要離場時記得夢醒便好。

Wednesday, March 07, 2012

《桃姐》 自然真摯的人文關懷


許鞍華當導演三十年來,拍過很多不同類型和題材的電影,當中又以拍平凡女性的生活和經歷最得心應手。 《女人四十》中的家庭主婦, 《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刻苦媽媽與獨居婆婆,全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往往被漠視的一群。《桃姐》秉承許鞍華的寫實風格,主線是家僕桃姐與少爺 Roger(劉德華)之間一段近乎母子情的主僕情,同時側寫老人院的眾生相,明顯可見許鞍華對老人生活和處境的關注,令全片處處散發濃烈的人文關懷。

片中的桃姐從少女時代起當僕人,終身不嫁,與Roger 一家關係良好,當大家庭中移民的移民,遷出的遷出,就只剩下Roger 與她同住。桃姐中風,她寧可自己住老人院也不願為Roger 添麻煩。面對中風甚至死亡,她依然保持一貫的樂觀與勇敢,葉德嫻演桃姐如何好戲實在不用多說,最厲害的是她根本已和桃姐融為一體,那些小動作和眼神,時而活潑時而感傷,她與Roger 的感情,就在一起去茶餐廳吃蒸魚,看電影首映,到公園散步等生活化的片段中流露,沒有什麼戲劇化的處理,一切來得自然真摯。

一邊看《桃姐》,我更感受到許鞍華對老人家的關心。劇本的資料蒐集做得認真,老人院的生活細節刻劃詳實,當中老人院同一日內被多個團體輪流探訪,長者明明不情願但卻被迫應酬一幕,荒誕幽默卻又真實得不得了。江美儀演其中一位老人家的女兒,對母親既愛既恨,如常地稱職好戲。秦海璐演老人院主任,演出令人驚喜,當桃姐問她過年為何不回家,她只是沉默不語繼續咬瓜子。就是這種適當的安靜和留白,令《桃姐》成功打動人心。用心感受,自能體會細水長流的真情。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on 2012.03.10.

《失戀33天》 失戀心情引發共鳴


我很高興低成本製作的《失戀33天》,在內地上映數天票房便已破二億,成為票房奇蹟,因為這證明了不一定要打到嘔血的超級大片才能吸引觀眾。生活化的題材,經過睿智的劇本及抵死的對白處理,同樣能打動人心。

《失戀33天》改編網絡小說,本身已累積相當人氣,電影版找來《海洋天堂》《蝸居》 實力男星文章擔綱,飾演疑似同志的婚禮策劃公司職員王小賤,與素來和他鬥氣的女同事黃小仙一起經歷她的失戀33天。電影成功之處,在於把黃小仙的職業定為婚禮策劃,讓她的失戀和別人的相戀並置及反襯。當然,類似橋段在荷里活電影已經出現過無數次,《27dresses》便是顯例,《失戀33天》好看在它徹底中國化,罵人串人的對白無處不在,句句尖酸刻薄但卻幽默機智,言之有物,少點文字功力也寫不出來。素來好戲的文章,這次演姿整串嘴疑似同志,拿捏精準,角色也討好可愛。對香港觀眾來說更為陌生的白百何,也一樣得心應手。

人人都嚐過失戀滋味,也有人像黃小仙一樣被閨蜜搶走自己的男友,像她一樣失戀後行屍走肉,然後逐漸走出陰霾,明白沒有戀情的世界其實依舊美麗。片中穿插的台灣企業家與無腦拜金女的婚姻,也與另一對打算再辦婚禮,細水長流的年老夫婦形成強烈對比,襯托當今愛情的價值。走訪尋常人談分手心聲,則與黃真真《分手說愛你》異曲同工。整部電影呈現的是內地新種白領的中產生活,拍攝方式已與荷里活愛情喜劇相差無幾。文章和白百何鋒芒畢露,台灣那邊的青春演員也一樣氣質滿載。港式青春片有什麼?可能就只剩下以為成竹在“胸”但其實是裝“胸”作勢的所謂美少女吧。

《魔球》 Brad Pitt 升上神檯


演員的夢想是當明星,明星的夢想是當演員。這句話放在今時今日的Brad Pitt 身上,合適得不得了。雖未至於像George Clooney 般頻頻執導,但Brad Pitt 也很清楚自己需要突破,而且也願意突破。突破,是Brad Pitt 的心願,也成了《魔球》的題旨。在電影中,他飾演過氣球手出身的棒球隊經理 Billy,不修邊幅的佬味盡情流瀉。為了挽救幾乎每戰必敗的球隊,他無所不用其極,希望為球隊找出翻身之路。角色並不特別討人喜歡,但卻注定令人難忘,尤其是當他要力排眾議,從一班阿爺級球隊管理層中奪回控制權,採取新法增強勝數時,Brad Pitt 確實成功把那份霸氣,狂傲和專斷演繹得剛剛好。

《魔球》以美國棒球聯賽為背景,對不熟棒球的香港觀眾似是一大挑戰。只是導演Bennett Miller 從來沒有打算拍棒球片,棒球賽事如何緊張刺激,絕非他要說的故事。相反,一般體育電影裡常見的激烈比賽片段,在這部電影裡只是閒角。全片的重點,在於Billy 如何憑精密的計算來令球隊走出谷底。雖然我對棒球認識有限,但因無礙理解《魔球》,反正它要說的其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危機管理策略。看credit 發現編劇之一正是《社交網絡》的Aaron Sorkin,也就明白為何全片故事鋪排可以如此綿密和明快,即使很多有關策略的場口只是純對白,也能產生極大張力。

Brad Pitt 在片中豁出去的演出令人耳目一新,但更搶戲的可能是飾演他助手的Jonah Hill 。造型是典型毒男,但他卻是哈佛高材生,為Billy 出謀獻策。這位Hill 先生多場與Brad Pitt 討論策略的戲份,短兵相接,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魔球》以運動出發,談的是管理哲學。中高層管理者看完,說不定會得到啟發。走出困局,不一定要靠裁員啊。

《高海拔之戀II》 宿命執迷才是主題


《領悟》:“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杜琪峰與韋家輝聯手在雲南秘境打造苦戀,鄭秀文搭配古天樂,放在情人節黃金檔期上映,應該有的都有了,只是少了共鳴,多了哲理。

鄭秀文飾演的香港女子阿秀戀上雲南小子繼而結婚,但卻因丈夫意外失蹤,多年來一直未能放下,就算遇上被未婚妻臨場悔婚的偶像Michael (古天樂),在情路上始終舉步維艱。阿秀憶夫之情與她對Michael 的遲疑,理應是感人的。因此,優先場的女性觀眾散場時紛紛互問“有無喊或邊個位喊”,但大家的反應卻是意料之外的平淡。

當然,一部愛情電影絕不能單以觀眾落淚多少來論成敗,更何況《高海拔之戀II》其實像一部嚴肅劇情片多於愛情片。韋家輝的劇本探討的是人的執迷。阿秀丈夫在森林失蹤,多年來她仍堅持他會回來,是盲目的癡迷;Michael 被臨場悔婚誤打誤撞在阿秀的旅館療傷,但原來阿秀卻是他的多年粉絲,其後Michael 刻意拍電影來讓阿秀步出陰霾,電影中出現另一部電影並讓主角達成自我救贖的功能,完全是韋家輝《再生號》的再生版,延續他最拿手的佛理和宿命風格,作者感覺非常強烈。

我有理由相信,韋家輝的劇本根本是要顛覆觀眾對愛情電影的想像,你以為雲南很美?他卻給你一個終日灰曚或大雪紛飛的荒原,映襯阿秀的晦暗心情。海報上古天樂鄭秀文在雪地中相擁浪漫溫馨,但整部電影卻是一部人生悲劇。阿秀與前夫的故事,總是由第三者(阿秀的好友,恬妞飾演的醫生)反覆敘述,令電影變得抽離。電影中的隱世秘地,明星與歌迷的苦戀,全都非常出世,難令一般觀眾投入。唯有寄望鄭秀文的動人演出,能彌補觀眾期望的落差。

《無敵貓劍俠》如何可以不愛貓?


今期流行應該是 Antonio Banderas。這邊廂他回歸西班牙,成了《我的華麗皮囊》裡的復仇醫生,那邊廂他又化身《無敵貓劍俠》,聲演可愛得不得了的天涯貓客。入場前我沒詳細研究配音演員是誰,但開場不久聽了一會貓劍俠那略帶西班牙口音的英文,再加上那種性感磁性的腔調,我已百分百肯定那就是Antonio。也正是因為他,令原本已經很好看很搞笑的《無敵貓劍俠》錦上添花。試想像一下,如果這個浪跡天涯,甚至被誤當成劫匪的情聖貓劍俠由Adam Sandler 聲演的話,那貓劍俠可能便會變成一隻長期說話高八度的巴渣貓了。

片中主角皮靴貓本來是鎮上的模範生,與好友阿蛋出生入死,但最終卻因阿旦利慾熏心,無辜被捲入銀行劫案,令皮靴貓成了通緝犯,從此四處漂泊。他希望尋找傳說中的金蛋,讓村民生活無憂,而與阿蛋及貓女合作,過程驚險有趣。

皮靴貓本身造型已非常討喜,而他那敏捷的身手及故作不羈的性格,更是讓他人見人愛。故事設定在西班牙小鎮,因此皮靴貓初遇貓女即上演flamenco 對決,群貓更大玩各式樂器,絕對是貓貓版的 《Step Up》 。也正因為這是西班牙,令動畫得以加上大量動感音樂及舞蹈元素,增強了娛樂性。

在《無敵貓劍俠》中,沒有大奸大惡的壞蛋,所謂的壞蛋也的確是一隻蛋,但他本來立心不壞,只是因為孤單和覺得被遺棄才誤入歧途。阿蛋的造型其實更像一塊番薯,而他的浮誇多嘴,與皮靴貓的耍酷也相映成趣。無獨有偶,皮靴貓的膚色種類令人想起近期大熱的萬寧廣告貓。龍年伊始,最有人氣的原來是貓貓。

Thursday, January 12, 2012

《大魔術師》 劉青雲的showtime


《大魔術師》是一部很不爾冬陞的電影,因為他決定不再沉重也暫停探索人性陰暗,毅然躍身拍攝一個看來更似是八九十年代徐克手筆的民初喜劇。劉青雲飾演軍閥雷大牛,表面一介莽夫但內裡卻單純可愛,和梁朝偉飾演的大魔術師張賢一起爭奪周迅。單看劉青雲貼上蝦餃鬚穿起軍服的造型已感新鮮,而他在片中的表現更是徹底的豁出去,令我想起他在《絕世好賓》中那種誇張但又討好的演法。他和梁朝偉再度攜手,也是一次妙趣的組合。

梁朝偉演喜劇,向來都帶種中規中矩的安全,觀眾必定收貨,但感覺上卻稍欠突破。他演大魔術師張賢,演法其實有點像近期收費電視重播N次的《行運超人》。周迅夾在軍閥與魔術師之間,保持她一貫的冷艷與硬朗。最最最最驚喜的,始終是劉青雲。整個故事簡直有如為他度身訂造。他為搏周迅一笑而學魔法,與張賢討論愛情之真諦,眉頭眼額盡是喜感,人人以為他只是一個好戰無腦的軍閥,實情卻是他大智若愚,而且情深一片,角色一面倒的讓人喜歡。

電影改編自內地小說,電影版充滿活力,而且鋪排流暢。一眾串星如方中信,吳彥祖,甚至來湊熱鬧的徐克和谷德昭等都很有盡情遊戲的感覺,當中對軍閥投資拍攝電影的戲瘧,也有夫子自道的況味。作為中港合拍片,《大魔術師》難得沒有出現嚴重內地化的傾向,笑料是懷舊熱鬧的港式,演三姨太的內地演員閆妮一如以往例必搶戲,但也能配合梁朝偉及劉青雲的節奏。戲中的魔術場面也見心思,讓《大魔術師》成了一部熱鬧,繽紛和搞笑的遊戲人間式喜劇,放在賀歲檔期應該皆大歡喜。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1.15

Thursday, January 05, 2012

《龍紋身的女孩》 比原版更緊湊更出色


歐洲片和荷里活的最大分別,在於節奏。《龍紋身的女孩》的故事本來已經引人入勝,原裝瑞典版電影也能令觀眾投入全程,但當電影食髓知味一拍再拍,卻落得不斷跌watt的宿命,愈看就愈像深宵時段的電視電影。當David Fincher 出手改編,有如給這部電影來一次reborn, 成就了一次完美的驚慄懸疑類型片示範。

荷里活版的故事設定仍在瑞典,不像其他改編片般把現場搬到紐約 或L.A,是非常聰明的選擇。鏡頭下的斯德哥爾摩或雪地小鎮,烘托故事的陰暗,兇殘和冷冽。新人 Rooney Mara 演龍紋身女孩Lisabeth 不輸原版,甚至可以力壓資歷比他豐富,on screen charisma 比她強的Daniel Craig,足以證明David Fincher 的眼光獨到,上回《社交網絡》中,Fincher 安排Mara 客串演Facebook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追不到的女孩,面目模糊,今次擔正已火候十足。

David Fincher 擅長探索人性黑暗,是罪案懸疑類型大師,他操刀的《龍紋身的女孩》,比原版更具張力,牽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也比原版強得多,把原來的慢火烹調變成快炒。故事聚焦在瑞典企業大家庭一段不可告人的過去,當中更牽涉納粹,姦殺,亂倫。猶太婦女被連環虐殺,暗合舊約裡的金句情節,犯罪心態和調查過程不難令人想起他早年的經典《七宗罪》。Daniel Craig 演的記者Mikael和Lisabeth 聯手查出真相,一對odd couple 竟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兩人既合作又上床的關係,鋪排也頗有喜劇感。

是為戲肉的調查過程極其緊湊,60年代富家女失蹤當天的畫面不斷回閃,再加上精心打造的細節及配樂,均能讓觀眾屏息靜氣。無論是60年代富家女還是今時今日的Lisabeth, 都不幸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讓人心寒,再配以媒體面對財團黑勢力打壓的副線,成功呈現當代社會的陰暗面。

to be published in Ming Pao weekly 2012.01.07

《翻身動物園》 中年危機再出發


從來都欣賞麥迪文的努力,因為他肯搏肯試,不會只停留在代表作《叛諜追擊》系列而只會次次演特工。近年的《The Informant》,《True Grit》到今次《翻身動物園》,每次都能為觀眾帶來驚喜。

在《翻身動物園》中,他飾演身陷中年危機的單親爸爸Benjamin, 既要面對喪妻之痛,又要獨力照顧正值青春期的反叛兒子及剛懂事的小女兒,有苦自己知。為了讓自己及一對子女重新開始,他決定搬到老遠,卻發現原來買來的房子是廢棄動物園的一部分。更要命的,是那些動物處於幾乎自生自滅的狀態,全賴死守在那裡的前動物園職員苦撐照顧。Benjamin 決意孤注一擲,花光自己的積蓄來讓這個被遺棄的動物園重生。麥迪文飾演迷失中年,不單靠大了半個碼的體型,而是發自內心的無形之痛。充滿冒險精神的他買下動物園,但卻連番被身邊人撥冷水,就連兒子也不理解他的所為,父子關係破冰無望。當Benjamin 打開電腦無意看見亡妻的照片,卻頓然變得不知所措,只懂呆坐嚎哭,麥迪文交足內心戲,男人之痛讓人動容。

電影的命題是翻身,說的其實就是人到困局如何面對逆境重新出發。Benjamin 最終讓病重老虎安樂死,同時也放下了自己的執著。和動物園職員Kelly (Scarlett Johansson) 的互動,讓他漸漸明白如何與身邊人及子女相處。全片溫情滿載,飾演小女兒的童星可愛逗趣,而演Benjamin 兄長的綠葉王 Thomas Haden Church 更是幽默抵死,非常搶鏡。要像Benjamin 般在無夢的現實中實現理想或許不易,我們也未必像他一樣大膽冒險,但既然人生充滿意料不到的考驗,何不學他一樣盡量泰然面對?如何面對痛苦和危機,關鍵始終還是自己。